为贯彻落实学校教务处关于加强“院校两级”日常教学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,进一步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,深化改革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,大学英语教研室于2025年3月19日组织开展了以“多元考核--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”为主题的课程组专题研讨活动。本次研讨活动由樊宪辉主任主持,大一课程组全体教师积极参与,围绕当前教学中的问题和困难展开深入交流,寻求解决思路和方法。
研讨活动伊始,樊宪辉主任对本次会议的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。她指出,本次研讨主要涵盖线上评价指标的确定、单元任务的设计和分层作业布置三个方面。樊主任强调,要杜绝无效作业,注重作业的层次和多样性,以切实提升教学质量。
在研讨交流环节,老师们围桌而坐,针对各项议题逐一展开热烈讨论,最终形成了可行的解决方案。在集体备课方面,樊老师指出,虽然课程建设分组为老师们提供了共享资源,但老师们不能完全照搬,而应结合自身教学风格和学生特点,进行个性化设计。这一建议得到了在场老师们的广泛认同,大家纷纷表示将在今后的备课中更加注重个性化与创新性。
关于线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,老师们经过多次交流后达成共识。从线上学习的目的出发,大家一致认为应选取线上资源的学习完成情况、章节测验、单元测试及线上作业作为评价的四个主要方面。这一评价体系的建立,将为线上教学效果的评估提供科学依据,有助于进一步优化线上教学环节。
在作业布置方面,老师们积极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做法。梁秀萍老师结合教学主题,让学生在课下查找 AI 领军人物的相关资料并记录,挑选其中两句进行朗读并发在学习通上。这种作业形式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和人文素养,还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口语能力。刘晶老师则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,例如让学生分析抖音受欢迎的原因,并记录关键词,进而思考其优缺点。此外,她还布置了听力课后任务,让学生将手机切换成英文模式,熟悉常用软件和按键的英文表达,如邮箱的英文操作界面等。任克香老师让学生查找手机常用功能的英文表达,并预做课后课文习题。康摇兰老师则让学生查找课文相关人物的资料,如文中提到的张晨亮,学生通过查找了解到其为国家地理杂志融媒体中心主任、科普博主等身份信息,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。樊宪辉老师还给出了课文学习的框架,即 features-description-impact,让学生结合框架去学习音视频产业的特点、课文中如何描述以及产生的影响,并安排部分语音作业在线上完成。
在研讨活动的最后,樊宪辉主任对本次研讨进行了总结。她指出,课程建设和作业布置一定要用心思考,高质量的资源和作业是学生所需要的。老师们应结合每学期的试卷成绩分析,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,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、兴趣特长、学习目标等分层布置作业,引入更多样的作业形式,考核评价方面积极开展学生自评、互评和机评等多元的评价方式,注重学生知识、口语、能力的协同提升,以提高教学效果。
本次专题研讨活动的开展,为大学英语教研室的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经验和分享智慧的平台,进一步明确了今后教学工作的方向和重点。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,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不断完善,教学质量将得到显著提升,为学校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。
大学英语教研室
2025年3月20日